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赶超日本,秉立科技要为电动汽车安上“中国脑”

时间:2011-11-22 00:00:00        阅读量:2138

创业苏州
赶超日本,秉立科技要为电动汽车安上“中国脑”
 


    走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苏州秉立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的几台电动车子让人眼睛一亮――小巧的电动轮椅,精致的电动小汽车,让人忍不住想坐上去试试。 “别小看我们这辆电动汽车,它装的新型能量回收型控制器,是我们秉立公司的专利产品,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能为电动汽车增加续驶里程20%-50%。 ”
    据秉立公司的创办人、公司董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曹秉刚教授介绍,在全球能源稀缺背景下开始大热的电动汽车,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电池和电机,其中,控制系统就是汽车的大脑。目前在我国,电池和电机领域的投入多,发展也较快,控制系统领域研究的不多,已成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秉立公司瞄准电动汽车产业的这一薄弱环节,推出了多项专利产品,并已初步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学日本是为了超日本
    曹秉刚教授是园区第三届科技领军人才(领军成长项目)称号获得者,也是个老牌的留日“海归”。1987年,他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支持,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师从著名机电系统控制专家中野和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之后,他还被派往中国驻日使馆担任外交官,负责国内留日高级专业人才的管理及与日方的科技交流工作。“学日本是为了要超过日本。”回忆往事,曹教授既感慨,又欣慰。留日多年,他深感中日间在汽车技术发展上的差距,也更激励他要努力学习。回国后,曹教授将电动车辆作为现代机电控制系统的典型对象,坚持展开了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工作。2003年,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资助下,曹秉刚作为访问教授在东京大学与日本文部科技省电动汽车运动控制项目首席科学家、电动汽车控制技术专家堀洋一教授合作,进行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技术的研究,研究也得到了教育部外国专家局的资助。
    在教育部“985”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曹教授成功于2003年1月完成交大电动汽车1号(XJTUEV-1)的研发,2005年8月又完成交大电动汽车2号(XJTUEV-2)的研发。并借此平台,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04年,曹秉刚教授利用多年的研究成果初次创业,在西安成立了“博源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苏州是创业的好地方
    说起来苏州创业的缘起,曹教授笑言:“苏州是创业的好地方,就算得不到园区的项目支持,我也会来这里的。”原来,电动汽车的“小弟弟”——电动自行车在苏州的生产和使用特别普及,使曹教授感到在苏州可以方便地进行电动汽车相关部件的研发和试生产,寻找相关的产业链配套生产厂家也比较方便,这使他将“二次创业”的目光投向了苏州。
    来到苏州、落户园区后,他更惊喜地发现,这里的政府非常务实高效,服务意识敏锐、行动力也很强。“我已经计划要在这里买房安家了。”据曹教授介绍, 2007年6月他在苏州创办“电动汽车与系统控制技术实验室”,2008年5月被评为“苏州市重点实验室”。 2009年6月,他又在园区注册成立苏州秉立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进展良好,预计今年上半年可望实现销售,并将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未来公司计划用3-5年时间,要实现亿元以上的年销售收入,并争取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创业第一年最困难,我们在较快起步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身居苏州这块创业的福地,曹教授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自信满满。目前,曹教授及其团队已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领域获得了2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国际发明专利,相关技术和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低速电动车、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动轮椅,等等。

《苏州日报》2010年3月5日
作者 黄爱萍
 

Copyright © 2008-2025 【媒体聚焦】赶超日本,秉立科技要为电动汽车安上“中国脑”-新闻动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9050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