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同单位入选“2011计划”
时间:2013-04-17 00:00:00 阅读量:1792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协同单位入选“2011计划”
4月11日,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结果公示,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南大学等单位参加共同组建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模式入选。西安交通大学在2012年正式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吸引了一批国际名校博士为纳米学院工作。除此以外,西安交大还整合本部和苏州研究院有关科研机构纳米学科研究力量和人才、产业平台,积极参与了“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创建和申报工作。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批准实施后,作为协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将围绕国家和苏州市纳米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科技载体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其他协同成员携手创新,形成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借此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西安交通大学在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加快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苏州研究院以及研究生院(苏州),招聘国际化高水平科研人才,扩大在苏研究生培养规模。
这些年来,西安交通大学通过苏州研究院牵线搭桥,以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目的,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协作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先后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建了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苏州)、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西安交大苏州科技园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以上机构拥有上千余人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和产业化队伍;各类在读博士、硕士、本科生、中学生近万人;已建成50多个科研平台,承担一大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为西安交大参加“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打下良好基础。
2012年3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第三个重大国家战略性工程。首批国家共认定了14个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形容,“2011计划”是团体赛,扶持不是某所大学,而是一批跨界创新的主体,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
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 供稿
范福娟 编辑